未經(jīng)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朝堂之中,氣氛凝重。
此刻,眾人的思緒皆被一個至關重要的疑問緊緊纏繞:使臣?
大唐究竟有沒有派遣使臣?
剎那間,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禮部尚書謝萬全身上。
那目光猶如實質(zhì)的芒刺,好從他的表情與反應中探尋出這一疑問的真相。
謝萬全內(nèi)心深處卻茫然失措。
自己身為禮部尚書,對于派遣使臣這般大事,怎會毫無印象?可眼前的情形卻又如此詭譎。
他畢竟在官場中摸爬滾打多年,深諳為官之道與應變之術。
轉(zhuǎn)瞬之間,憤怒之色便如洶涌的潮水一般,迅速且醒目地在他臉上蔓延開來。
眾朝臣目睹謝萬全這般神情變化,自是紛紛流露出疑惑不解之色。
在他們的認知里,高句麗不過是大唐周邊的一個小國,就算不畏大唐,敬也該有吧?
借他們天大的膽子,也決然不敢輕易對大唐的使臣痛下殺手。
眾人心中雖疑竇叢生,可如今人家已然“犯下”殺唐使的大罪,此等奇恥大辱,對于以天朝上國自居的大唐而言,若不出兵討個公道,大唐的國威必將掃地,顏面更是無處安放。
原本還在心底盤算著如何勸諫陛下莫要出征高句麗的大臣們,此刻也都明智地把到嘴邊的勸阻之語生生咽了回去。
李承乾高高在上,將朝堂上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見無人站出來反對出兵,心中不禁暗自欣喜。
歷史上,李世民欲親征高句麗之時,朝堂之上大半官員紛紛挺身而出,言辭激烈地加以反對,致使出兵之事困難重重,舉步維艱。
而且那時泉蓋蘇文并未敢對大唐使者有絲毫冒犯之舉。
可如今,自己根本未曾真正派遣使者,卻直接宣稱使者被殺,那泉蓋蘇文便是有百口千舌也難以辯解這殺唐使的彌天罪名。
如此一來,至少在出兵這關鍵的
未經(jīng)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每人只需一本,務必在其中詳盡闡明要害之處,將你們自身的優(yōu)勢與劣勢毫無保留地寫出,還有打算如何作戰(zhàn)的策略,都一一道明。”
“朕自會綜合考量,做出最終決定?!?/p>
“至于具體的作戰(zhàn)情況,朕今日也頗為勞累,待朕與內(nèi)閣細細商議之后,再做定奪?!?/p>
“李尚書?!崩畛星D(zhuǎn)而呼喚李煒。
李煒趕忙從朝臣隊列中站出,恭敬地拱手行禮:“陛下,臣在!”
“李愛卿,此次出兵的軍費無需從戶部支取,你無需為此憂心忡忡?!?/p>
“朕已安排妥當,全部由乾宇商會出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