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馬尋的厚臉皮,不要說劉伯溫一時間都感覺長見識了,劉璉、劉姝寧也覺得有了新的認知。
等到劉伯溫離開,劉姝寧問道,“國舅,家兄除此上戰(zhàn)場,他可有不適應之處?”
“二哥比我強,我什么都不懂?!瘪R尋就笑著說道,“徐大將軍挺欣賞二哥,一直留在身邊悉心指導。”
不要說劉姝寧了,劉璉都眼前一亮,那可是徐大將軍!
不過劉姝寧也反應過來,笑著開口,“也是因為國舅的緣故,家兄那點才學在大將軍眼里哪夠瞧。京中都傳遍了,國舅星夜馳援才破的慶陽?!?/p>
少女有些崇拜的星星眼讓馬尋一時間有些享受,可是隨即是有些尷尬,軍功是怎么來的沒人比他這個當事人更清楚。
所謂的名聲,那都是有人刻意幫他揚名。
不過這些也都不重要,知道的人都知道,不知道的人就不知道。
劉姝寧看了看馬尋,問道,“國舅,要不要品一品茶湯?”
馬尋立刻拒絕,指了指茶杯說道,“我還是習慣喝清茶,喝不慣茶湯?!?/p>
劉姝寧松了口氣,她可是按大家閨秀的方式在培養(yǎng)。
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不過也是一直在變化。
遠的不說,在唐朝時流行煎茶,是將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
在宋代流行點茶,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里加少量沸水調(diào)成糊狀,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到了元朝開始對品茶煮茗之事舉趣不大,開始流行茶藝向簡約、返璞歸真方向發(fā)展。
朱元璋就嫌棄煮茶等麻煩,就直接開始‘撮泡’,直接抓點茶葉丟進茶杯開始泡茶,和后世的飲茶方式差別不大了。
不過現(xiàn)在還有團茶、茶餅等,還有不少富貴人家喜歡古樸的煮茶方式,顯得格外有格調(diào)。
劉姝寧自然也會一些茶道,也知道馬尋喜歡喝茶,只不過有些茶道學的還不算精。
在劉伯溫家稍微坐了一會兒,和劉姝寧說了說話,馬尋就只能離開。
還沒成親呢,哪能時刻在一起。
皇宮里的朱元璋和馬秀英都覺得好笑,他們的那個弟弟真的很忙。
回府屁股沒坐熱就跑去找媳婦了,隨后帶著一小包禮物跑去常家了。
在宮里渾身不自在,一出宮就喜歡到處跑。不過這樣也好,本來就年輕,用不著那么穩(wěn)重。又是國舅,身份尊貴、特殊,可以由著性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