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不知怎么地被人舉報了,鐲子就被收繳上去。
鐲子被收繳,那就說明后來他們母女兩個跟舅舅相認(rèn)憑借的并非這個鐲子。
喬雨眠翻著首飾,到底是哪一件是信物,他們又是通過什么方法相識的呢?
幾件首飾都沒有什么特殊的標(biāo)記,總不可能是兩個人走在大街上,發(fā)現(xiàn)這個首飾,然后相認(rèn)吧,這也太草率了。
去華京還要幾年,她放下首飾盒暫且不想這些事。
拿過筆記本,把筆記整理出來,明天要去一趟山上,采一些野果回來。
如果沒記錯的話,后天玉石溝就會下第一場雪。
她要趕在無法上山之前,把所有的果子都摘回來。
還有抽空再去一趟青山縣,補齊最后一次物資,順便試探秦家到底怎么回事。
做好計劃她漸漸地睡著了。
迷迷糊糊間,好像聽見陸懷玉洗完澡回來,耳邊有嘩啦嘩啦翻書的聲音。
心里裝著事情,睡得就不太安穩(wěn)。
喬雨眠睜眼時,天剛蒙蒙亮。
她摸黑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往山上走。
剛走到山腳,就看到山上走下來一個人。
那人身量高挑,肩膀處的衣服被兩條細(xì)細(xì)的繩子勒得凹陷進(jìn)去,應(yīng)該是背了比較重的東西。
喬雨眠往前走兩步定睛一看。
“原來你這么早就出來撿柴啊。”
七零年,取暖的柴火都是很珍貴的東西。
城里人不靠山?jīng)]有柴,有錢人家燒的是煤,窮人家買不起,就買用碎煤粉摻秸稈粉做成的蜂窩煤。
玉石溝燒不起煤,主要的柴火就是每年地里剩下的廢料。
玉石溝種大豆,高粱,水稻和玉米。
水稻剩下的稻草可以編草鞋,蓋房頂,用處很大幾乎不會拿來燒火。
主要燃燒的就是大豆秸稈玉米秸稈和脫完玉米粒的玉米棒,再趁著大雪封山,撿一些干樹枝,就能安全地度過冬天。
陸懷野看到她也十分驚訝。
“咱們家干的活少,玉米秸稈和玉米棒分得少,我想著在下雪之前多撿一些柴。”
“倒是你,你這么早來山上干什么?”
自己要漚肥定然是瞞不住全家的,她也不想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