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凜言辭懇切,身后的幾名士族也紛紛點頭,口中不斷附和著來日必有厚報。
其中一位士族滿臉驚恐,嘴唇哆嗦著說:“王爺,您一定要救救我們啊!那錦衣衛(wèi)就像屠夫,我們好多族人都……”
說著,他的眼眶泛紅,幾欲落淚。另一位士族雖也面露懼色。
但仍強裝鎮(zhèn)定說道:“王爺,我們定當銘記您的大恩大德!我們士族的力量,您也是知道的。”
他說話時,微微昂著頭,試圖找回一些士族的尊嚴。
李訓聽到這話心中一喜,一下子能承這么多世家的情,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當下他就一拍胸脯,自信滿滿地說道:“放心,那錦衣衛(wèi)就算再厲害,也不敢來搜我的郡王府!”
他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眼中閃爍著得意的光芒。
“我可是先帝的堂兄!我想陛下不會為難我的!”
李訓邊說邊得意地捋了捋胡須,胸膛挺得高高的,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聽到李訓的話,幾人心中的巨石也是放下了一些,臉上露出了一絲喜悅之色。
但那喜悅中仍夾雜著不安,他們的眼神不時瞟向王府大門,仿佛下一秒錦衣衛(wèi)就會破門而入。
“多謝王爺!”
眾人齊聲說道,聲音中帶著劫后余生的慶幸。
張顯懷帶著人一路追到了衡山郡王府的門口,他勒住韁繩,目光如鷹隼般盯著那緊閉的王府大門,眼中透著冷峻與決然。
他的嘴角微微下垂,顯示出他的嚴肅。眼睜睜地看著幾個士族進去后沒再出來,他眉頭緊皺,形成一個深深的“川”字,略一思索,當即就派人去匯報陛下了。
這里可不比一般的地方,衡山郡王是李氏宗親,是李淵哥哥李澄的第三子,原名叫李世訓,李世民登基后為避諱這個世字,這才改名叫做李訓。
按照倫理來說,衡山郡王李訓是陛下的堂叔叔,不可輕易亂動,稍有差池便會引發(fā)軒然大波。
張顯懷在王府門口靜靜地等了一會兒,消息很快就傳來了。
那名剛剛從兩儀殿飛奔而來的錦衣衛(wèi)翻身下馬,疾步走到張顯懷跟前,遞給他一張紙。張顯懷展開一看,紙上只有一個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