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
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發(fā)生了。自從上個月和隔壁街那群混混打架被擊中了后腦的處理器,維澤爾眼前時不時就會出現(xiàn)一些黑色的畫面。
不過對于機器人來說,更準確的用詞應(yīng)該是死機。
反復(fù)卡頓在錯誤的指令,身體無法行動,意識卻還非常清楚。維澤爾感覺自己躺進了一個陌生而熟悉的懷抱里,柔軟的語氣落在耳邊,“……還好嗎?”
很奇異的,居然使他想起自己那位名義上的“母親”。
維澤爾曾經(jīng)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叁口之家。
雖然那時候他還沒有自我意識,但對于機器人來說,不受虐待已經(jīng)是很好的生存環(huán)境。他被制作出來時還不是這副身體——那時很矮,手和腳都短短的,看起來只有四五歲。
于是維澤爾收到的第一個指令就是扮演一個人類兒童。父親是聯(lián)邦大學的天才教授,母親則是一位黑發(fā)黑眸的東方女性。
他被牽著出現(xiàn)在一場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天賦測試中,維澤爾記得自己的表現(xiàn)差極了——和未開蒙的嬰孩相差無幾,不會捉筆,甚至也不會說話。
然而并沒有人當面斥責他。那群穿著講究的社會精英們只是露出了惋惜的神色,對他的父親說,“真是可惜啊,古奇博士。這孩子的素質(zhì)平庸了些,沒有遺傳到你的優(yōu)良基因。”
古奇博士并不生氣,甚至瞇起鏡片下的灰色眼眸,微笑著說,“很正常的事。畢竟維澤爾的媽媽只是一個普通人。他的長相也是像媽媽比較多。”
維澤爾很快就明白他的作用是扮演那對夫妻的愛情結(jié)晶。
生育、撫養(yǎng)、繼承,千百年來人類都熱衷于這些事,以至于并不期待或者沒辦法擁有家庭和后代的人總會被社會排擠。
雖然并不理解人類的想法,不過當時維澤爾并不算討厭他的家庭。
特別是在和其他孩子一起進入校園,在和人類的相處中逐漸覺醒出獨立意識后,維澤爾對自己的處境感到了慶幸。
他看到過櫥窗里被售賣的機器人,他們擁有英俊而精致的皮囊,人類花了大價錢買下他們,一番輕浮的褻玩后,最終都是被碾成一堆廢鐵的命運。
“父親”古奇博士就是專注于擬人生物研發(fā)的科學家,維澤爾見過他湮滅那些廢棄實驗品的時刻——其中大部分的能力都要強于他,而那張臉上沒有一絲猶豫和憐憫。
那一刻維澤爾才明白,他的這位父親對機器人的感情和其他人類并沒有什么不同。他沒有被湮滅,只是因為所扮演的這個角色。
古奇博士很愛自己的東方妻子,溫妮。
在外面出席晚宴,酒過叁巡,那張蒼白而消瘦的臉上也會浮現(xiàn)一絲不自然的紅。
他會用娓娓道來的口吻講述他們的愛情故事——年少時異國求學的偶然遇到的初戀,分開后一直保持書信聯(lián)絡(luò),克服了遠距離和戰(zhàn)火漫天,最后重逢、結(jié)婚、順利地生下了維澤爾。
維澤爾聽過十幾遍這個故事,從沒有質(zhì)疑過它的真實性——當然,除了最后一句。
畢竟古奇博士的語氣總是那樣自然,甚至還能在他人的追問中補充無數(shù)細節(jié)。比如某時某刻他們書信間的一段話,那個似乎比機器人還要聰明的大腦,總能一字不差的重述出來。
除了有一次學士畢業(yè)酒會,一個綠眼睛的男生發(fā)出奇怪的提問,“難道溫妮女士至今再也沒回過東方大陸嗎。”
“嗯。我感謝她為了我們的愛情和家庭付出了許多。”古奇博士說。
“這樣啊……還真是偉大又難以理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