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方已云動
長安城的晨霧還未散盡,大云經(jīng)寺的金頂已經(jīng)滲出寒光,三百名役夫拖著麻繩涌入山門。繩結(jié)套上毗盧遮那佛脖頸的瞬間,一滴露水正巧墜在“大雄寶殿”的匾額上,像這座大殿落下了眼淚。
十八丈高的佛像轟然傾塌時,一個被趕出寺廟的小沙彌蜷縮在墻角,他聽著這佛像崩塌的聲音,嚎啕大哭起來。
這時候一個早起往終南山采藥的采藥人經(jīng)過,塞給他一塊面餅,輕聲問道,“若是沒地方去,要不跟著我采藥?”
當一開始針對佛宗的販賣僧籍事件時,真正有遠見的人,早已經(jīng)將目光投向了黔州。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長安這
諸方已云動
皮鶴拓此時已經(jīng)恨不得喊顧留白義父,但這時候,顧留白派來的一支商隊悄然抵達了南詔,這支商隊帶來了南詔最缺的東西
大量的食鹽!
南詔缺乏各種工坊,根本沒有能夠大量出產(chǎn)鹽巴的地方。
尤其在備戰(zhàn)的時候,為了保證牲口有鹽巴吃,很多部族里的人一年都分不到多少鹽巴,他們甚至只能用果子釀酸水,來刺激缺少鹽巴之后的食欲。
這天皮鶴拓在剛剛打了圈土墻的道觀外凝立了很久。
他徹底想明白了顧道首的做派。
只要能夠老老實實和顧道首做生意,沒有異心,說到做到,那顧道首接下來,肯定會給得更多。
一名叫做康知遠的年輕人是這支商隊的頭人。
他很年輕,以前是松溪學院的學生。
以前為了能夠讀書,他必須每天在晚上做很多雙草鞋。
這名滿手老繭的年輕人謝絕了皮鶴拓賞賜給他的禮物,在密談之中告訴皮鶴拓,今后一年之后,會有大量的食鹽運送過來。但一年之后,未必能夠保證食鹽運送的數(shù)量,所以這一年之內(nèi),如果皮鶴拓愿意,可以在王城之中建造儲鹽的鹽倉,顧道首能夠保證食鹽的價格和長安官方的食鹽價格完全一致,如果皮鶴拓沒有足夠的錢財囤食鹽,可以記賬,用南詔地區(qū)每年產(chǎn)出的茶葉抵扣。
皮鶴拓差點都給這個商隊的年輕人磕一個。
他能夠在這種地方稱王,自然擁有足夠的戰(zhàn)略眼光。
這說是顧留白和他做鹽生意,但用每年的茶葉抵扣,這不就相當于保證了南詔接下來很多年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