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尋立刻說道,“岳丈用不著擔心,我看急病看的不準,看慢性病厲害。你沒病我也能給你看出來病,陛下那里也不會多想?!?/p>
劉伯溫認真打量著馬尋,再次對馬尋的醫(yī)術有所懷疑。
不是懷疑馬尋懂不懂醫(yī)術,而是擔心這孩子到底是學了些什么醫(yī)術,和尋常郎中完全不同。
怪不得當初混的都出家了,別人學醫(yī)都是學些能夠‘立竿見影’、‘藥到病除’的醫(yī)術。
可是馬尋倒好,學了些很難一下子看出來效果的醫(yī)術。
劉伯溫仔細想了想之后說道,“這事情先不急,不急著現(xiàn)在就去說。等到陛下從北平回來,再去上表吧?!?/p>
這個時候想要告老,劉伯溫心里不踏實,要不然浙東的人都要被一鍋端了。
另一個原因就是時機敏感,這時候和馬尋一唱一和的急流勇退,很容易被皇帝猜疑。畢竟劉伯溫也清楚皇帝對他有芥蒂,這時候還是少做些動作更好。
馬尋就笑著問道,“丈人可想好了是歸鄉(xiāng),還是留在京城?”
“我自然是想要歸鄉(xiāng),到時候整理一下文稿、書籍,也好著書立傳。”劉伯溫有些開始暢想退休時光了,我對如今的文風不太喜歡。”
劉伯溫才能出眾,這也是位文學家,他喜歡漢唐時期的文學傳統(tǒng),不喜歡元代以來的纖麗文風。
他也認為強調(diào)作品的教化作用,既可以對下移風易俗,也可以對上諷諭勸諫。
文化教育是一個無比重要的陣地,這一點馬尋也心里有數(shù)。
看到馬尋在點頭,劉伯溫語重心長的說道,“你也用不著替我操心,該想想你自己的事。你都二十一了,我也到了花甲之年,還想著抱抱外孫?!?/p>
馬尋再次感覺到了壓力,有些事情他也沒辦法控制,前期的準備也好、算著時間也罷,這都在努力,可是暫時沒看到成果??!
劉伯溫繼續(xù)說道,“姝寧嫁入馬家,自然該為馬家延續(xù)血脈?;屎竽沁呉泊叩木o,都該用心一些?!?/p>
一個小太監(jiān)忽然出現(xiàn),算是解了馬尋的困局。
看到馬尋,朱元璋打趣說道,“又和你丈人嘀嘀咕咕說些什么呢?”
“還不是擔心去北平的事情么?!瘪R尋說道,“聊了沒幾句就催我和姝寧,這事情我也用心了,這能怪我?”
朱元璋就立刻說道,“這是大事,你丈人不說,我和你姐都得催你。你那算日子的法子,真的有效?”
“我覺得應該有效,要是算準了的話,也該是時候了。”馬尋仔細想了想說道,“姐夫,這一次去北平,我得跟著去吧?”
朱元璋有些意外的看著馬尋,“你想去?”
馬尋立刻開口說道,“我是想去,免得在京城被人算計。上回北伐的時候就急著趕路了,我還想要再四處走走看看?!?/p>
朱元璋打趣說道,“你還真是困不住,總想到處跑。姝寧有身孕就準你跟著去,沒身孕你得留在京里,要不然你姐得怪我?!?/p>
這也是實話,為馬家延續(xù)血脈是頭等大事。
所以馬尋想要跟著朱元璋去北平,還真有一些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