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羽放下了手中的飯碗。
秋收啊。
古時沒有后世的陽歷,只遵循陰歷。
七月便是立秋,而八月中秋過后便是要開始秋收。
一般情況下,在七月末的漢代家庭都有兩件事情要準備。
一個是制作秋裝,也就是過冬的衣服,在一個就是進行釀酒的準備。
當然,不是所有家庭都有錢來準備秋裝和釀酒,這只是指的一些相對于富庶的家庭。
每一年的新酒都會在七月底開始釀制,至過冬之日便可飲用。
而進入八月之后,便要開始為秋收而準備。
秋收之前是重要的社日。
所謂的社日古時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
家事!【1】
立春的社日祭祀是為了祈求一年的風調雨順。
而立秋的社日則是為了祈求糧食豐收,秋收順利。
不光普通家庭要進行立秋的社日,皇帝也要帶頭進行社日祭祀,祈求國家秋收順利。
立秋社日之前,要進行嚴格的齋戒準備進行社日祭祀。
《四月明令,八月》中記載。
八月,筮擇月節(jié)後日日,祠歲時常所奉尊神。
前期七日,舉家勿到喪家及產乳家,少長及執(zhí)事者悉齊,案祠薄饌,掃滌,務加謹潔。
是月也,以祠太社之日,薦黍豚于祖禰。厥明祀冢,如薦麥魚。
大致的意思就是,八月社日祭祀之前的七天。
家中之人不能去近期有喪葬,且剛剛生過孩子的婦女家中。
一家之主,或者是村中三老,縣官以及官員都要沐浴更衣,齋戒。
而等到秋社這一天,先要使用黍米和豬肉先祭祀神明。
第二天還要用麥和魚來祭祀家中先祖。
這些祭祀都是必不可少的。
不光段羽需要照辦,每個漢朝的家庭也都要照辦。
否則就會有不敬神明,不敬先祖的罪名。
這些都是段羽穿越過之后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