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想了想,略微捉摸了一下說到:“父親,兒認為不妥?!?/p>
“如今涼州太平,若真因為段羽一人之事,而使得整個涼州動蕩,那無疑不利于朝局穩(wěn)定?!?/p>
“涼州刺史梁鵠上書,兒覺得有道理?!?/p>
“哦?!?/p>
楊賜不驚不喜,依舊是面無表情。
“那這么說來,你是反對段羽出兵討伐羌族了?”
楊彪點頭道:“是的父親。”
“哎”楊賜搖了搖頭道:“是梁鵠私下里給你寫信了吧?!?/p>
楊彪一愣,隨后立馬低下了頭道:“父親,梁鵠梁鵠的確給兒寫信了?!?/p>
“只是”
“只是什么?”
閉著眼睛的楊賜皺了皺眉問道:“何為智者見利而思難,暗者見利而忘患?”
“你把這句話的意思說說看?!?/p>
楊彪幾乎不假思索的說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聰明的人在看到利益的同時,也會考慮到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和風險?!?/p>
“而盲目的人往往只看到利益,忽略了可能帶來的問題和危機?!?/p>
“因此,在追求利益的同時,也要具備風險意識,做好應對困難的準備。”
坐在胡椅上的楊賜睜開了眼眸。
那極為明亮的雙眼,和那張滄桑的老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你既知道,卻還行如此愚蠢之事?”
楊賜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段羽是否征伐羌族,與你有何干系和好處?”
“你既反對,那就應該有能拿得出來的理由?!?/p>
“你身為衛(wèi)尉,這是你官職所管轄?”
“一旦你在朝堂上提出這個建議,別人
年少快意時,縱馬唱長歌!【2】
“梁鵠以卑躬屈膝的小人罷了,舞文弄墨還可以,治理國家,他差得遠了?!?/p>
“你可知,段羽出使匈奴之后,給陛下送回了多少牛羊馬匹?”
“如今在陛下眼中,段羽何等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