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個難得沒有風雪的天,柳荷一早便親自往孟冬辭院子里送了早膳。
前些日子住在元珵院子里,孟冬辭不愿多與他說話,便故意早早起身,錯開與他一道用早膳的時間。
只是洪遼口味與大煜不同,午膳晚膳勉強能入口,但早膳也大多咸辣油膩,只聞見便覺得難以下咽,故而孟冬辭大多不怎么用,只以釅茶充饑。
但今日這早膳……揭開食盒,一水的青色碗碟,頭一層擱著一碗白粥、一碗紅豆粥、一碗云英面,二層擱著一碟子醬瓜、一碟子糟茄,最下層竟還有一盤子糖饅頭。
莫說早膳,便是一整日,她也吃不了這許多。
掰了一半糖饅頭,抿了口紅豆粥,孟冬辭忽然覺得哪里不對。
六年前,‘何安’在她家借宿,她吩咐后廚給他送去的早膳,好像與今日大差不差。
將那裝著糖饅頭的盤子取出,底下果然壓著一張字條:“別院新招來個會大煜菜的廚子,日后專供你飲食。
”翻過背面,一行小字:“釅茶雖提神,卻難充饑。
”擱下紙條,孟冬辭一抬眼,便隔著窗子瞧見照壁后探出一片赤紅色的衣角。
孟冬辭撂下碗起身,推開半扇門:“進來罷。
”那不爭氣的衣角被主人倏地收起,半刻,元珵從照壁后探出頭:“今日一早,有具‘尸首’哭天搶地尋死覓活,我拿不定主意,來問你一聲。
”孟冬辭將元珵讓進屋內(nèi),指著桌上的早膳:“你有心了,多謝。
”元珵得著這一句謝,立馬喜上眉梢,擺擺手,正欲開口,孟冬辭便又瞥了那張折起的紙條一眼:“我義妹融霜,少時常因練不好字跟自己置氣,若她見著你這手字,大約能得著些許寬慰。
”元珵:“……?”不知為何,孟冬辭發(fā)覺自己很樂意見著元珵叫她噎住的模樣,因而道:“我很是想不通,字寫成這樣,你是如何替人過了解試的?”聞言,元珵抬手捏了一下自己右手的手腕,答:“那時的字不難看,這些年大約是疏于練習了。
”“若你不嫌棄,我改日仿幾副名家字帖給你,就當謝你這頓早膳,”孟冬辭坐回桌前,將剩下的紅豆粥喝盡了,復(fù)抬眼看他,“你想奪權(quán),字寫成這樣,日后難道不會叫朝臣笑話?”元珵怔了少頃才反應(yīng)過來:“你答應(yīng)幫我了?”“不是幫,是交易,”孟冬辭一邊收拾碗筷一邊糾正道,“現(xiàn)今咱們是一道困在牢籠里,幫你就是幫我自己,我助你在朝中站穩(wěn)腳跟,你助我回到大煜。
”元珵俯身扣上食盒的蓋子,眼中聚起笑意:“成交。
”孟冬辭和元珵到的時候,他那金碧輝煌的院子里,柳蓮正按著個一身白衣披頭散發(fā)抽抽噎噎的姑娘,旁邊還有個女侍捂著她的嘴。
元珵和孟冬辭一露面,便有小廝搬來兩把鋪了狼皮的倚子來,設(shè)了桌案并茶點,又有人來問點不點炭盆,擺什么屏風。
孟冬辭擺手:“今兒難得沒風,坐不了多久,不冷。
”元珵揮手示意小廝們退到照壁后等著,待孟冬辭坐下,將自己的倚子往孟冬辭處挪近了些才坐,壓低聲音:“就是她,穿成這樣,早上天還沒大亮,不知怎么摸進了我院子里,又是哭嚎又是拍門,我一睜眼,還以為自己見了鬼。
”孟冬辭問柳蓮:“蓮姨,這些姑娘自入了別院,可放她們出來過?”柳蓮答:“不曾,因沒得殿下和皇子妃的吩咐,一直拘著。
”“那這姑娘可是個聰明人,”孟冬辭朝元珵笑道,“不瞞殿下,你這院子迷陣似的,聽說后頭有個極別致的園子,我住了半個月,找了四五回都沒找著不說,還有兩次險些迷了路,這姑娘黑燈下火,竟能摸得準殿下住哪間屋子。
”元珵聞言立馬堆起笑:“想逛園子怎么不叫我陪著,還勞動娘子自己去找。
”孟冬辭偏頭白了元珵一眼,很有點陰陽怪氣的意思:“可巧,前頭我住在這兒的時候沒人來敲門,昨兒我因與殿下拌了兩句嘴宿在別處,立馬便有姑娘找上門,也不知是湊巧呢,還是殿下見異思遷,故意將人放進來的。
”孟冬辭的聲音不大,但足能叫院子里的人聽得分明,女侍松了手,那姑娘卻止住哭,抬眼看向元珵,一派楚楚可憐。
元珵一拍桌子:“說實話!若影響了我與娘子的感情,我活埋了你!”那姑娘叫他嚇得一哆嗦,卻什么也沒說。
“何苦嚇她。
”孟冬辭站起身,自桌上端了一盞熱茶,走到那姑娘身側(cè),遞向她:“穿得如此單薄,外頭站了許久,暖暖手。
”見狀,柳蓮便松開按著她肩膀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