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溝大隊在公社排名都是倒數(shù),根本分不到這種肥料。
不過從古至今,莊稼人都會積攢肥料來肥地。
比如羊糞,雞糞,都是很好的肥料。
但這種肥料有弊端,只能提供單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有時施肥不當(dāng)還有可能引起燒苗等等情況。
喬雨眠的爸爸是專門負責(zé)樹木研究,有一階段,父親去鄉(xiāng)下幫老鄉(xiāng)嫁接蘋果樹提高產(chǎn)量,帶回來很多資料。
喬雨眠無意中看到,老鄉(xiāng)們會將爛蘋果切塊后的汁水拿去澆菜地,也是一種肥料。
上次在河邊,陸懷野給了她啟發(fā),她也找了一塊村里沒人要的地種蔬菜。
她以這個蘋果肥料為靈感,在山上找了野生橘子和山刺梨,摘回來漚肥澆菜地。
幾種山野果子搭配著嘗試,最后確定了一種配方,現(xiàn)在想起來,有點像后世的酵素。
那年,她在碎石子遍地的‘廢地’種出的蔬菜,比上了農(nóng)家肥的蔬菜效果還要好。
她腦子里回想著上輩子的配方,又寫下了幾個現(xiàn)代的配方。
現(xiàn)代物資充足,好多人種花會埋魚或者一整只雞。
她把腦子里這些靈感記下來,等找機會嘗試。
其實她做帽子不僅僅是為了讓陸家融入玉石溝,她也有自己的私心。
漚肥這件事,這輩子一定是要做的。
上輩子她做出肥料后,沒有人相信她,也沒有人敢試用她的肥料。
畢竟這個年代莊稼就是人命,對這種來路不明的東西,大家都不敢試。
若是不管用還好,莊稼照舊生長沒有什么損失。
若是有毒,不僅僅是沒有收成沒有糧食吃,還涉及破壞集體財產(chǎn)。
多虧喬雨眠人緣好,給自己相熟的幾家人看了自己用漚肥澆的菜地,才博取了信任。
其中最信任她,還在幫忙宣傳漚肥的就是林家。
這次做帽子也是他們家大兒媳婦提出來要拿東西換。
說到林家,她跟林家的淵源頗深。
林家在玉石溝地位不比何家差。
林家人口多,兩個兒子能干,兩個女兒也十分聰慧,林立國兩口子為人厚道,是村里比較有名望的人。
當(dāng)年玉石溝選大隊長的時候,林家的林立國也是何滿倉最大的競爭對手。
去公社競選那天,林立國家的大兒媳背著孩子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掉到了河里,林家全部去了醫(yī)院。
林立國錯過了競選,大兒媳也因嗆水窒息,重度肺炎。
八個月大的孩子也因為嗆水窒息而夭折,這對林家的打擊非常大。
后來公社提出讓林立國當(dāng)副隊長,可林家大兒媳臥床半年,全家也都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林立國拒絕了副隊長一職。
哪怕這樣,林家的人在村里的名望依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