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明站起身上臺,西裝整潔,步履從容。
他接過獎杯,站在臺中央,“謝謝大家。
”“這個獎,屬于領夜團隊的所有人。
”“我們做這款應用、這套輔助系統(tǒng),從一開始就知道它不屬于市場邏輯。
”“它不會帶來用戶成癮,不會形成高頻活躍數(shù)據(jù),也不會撐起一張亮眼的商業(yè)報表。
它甚至一度,被建議納入基金會旗下,作為非營利項目運營。
”“但我們堅持自己做公司。
因為我們相信,公益和效率并不沖突。
底層技術的優(yōu)化、本地資源的調度、志愿者系統(tǒng)的構建,都必須以企業(yè)級標準推進,才可能真正服務更多人。
”“我們試圖在其中建立一套新的模型,一種不靠流量變現(xiàn),而靠信任兌現(xiàn)的模型。
”他說到這,停了一下。
“我想借這個機會,這個獎項,感謝一個人。
”想到那個人,他的眉眼和語氣都柔軟了下來。
“我的妻子,羅憶芝女士。
”“她是我的愛人,也是我人生的方向感。
”“在我對技術的邊界感到遲疑,對事業(yè)的走向陷入猶豫時,是她提醒我創(chuàng)業(yè)的初心。
”“在我身體最糟糕、情緒最低落的那段時間,是她始終支撐著我,陪我走過最艱難的一段路。
”“在公益這條路上,她比我更貼近現(xiàn)實。
她用的不是代碼,是時間、是情感,是把別人的急與難當成自己的日常。
”“無論是生活,還是人生的目標,能與她并肩,是我的幸運。
”他說完,輕輕點頭示意,準備離開舞臺。
主持人微笑開口,“靳明先生,還請您留步。
”全場一靜。
主持人語氣輕松又鄭重:“接下來,我們要連線頒發(fā)的,是本屆‘向善之力特別獎’的另一位得主。
”“她也是一位推動者,不過她推動的,是一種看不見、但能被感受到的力量。
”“請看大屏幕。
”大廳燈光略暗,畫面隨之亮起。
畫面中是一扇被推開的鐵門,一行人身穿紅馬甲,穿過老舊街區(qū)的小巷。
老小區(qū)的單元門上,貼著“認知癥護理講座”“照護者家庭支持計劃”等宣傳海報。
鏡頭切入一間明亮的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