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沒注意到這一幕,也被身邊的人叫停:“噓,別說話了,蘇先生要講話了?!?/p>
底下徹底安靜,蘇問心旋即大聲道:“鄉(xiāng)親們,施粥不易,今天在路上,遇見了兩個貪心的毛賊,耽擱了點時間,大家還請見諒!”
“不過大家莫急,再稍等半個時辰,我們馬上開始熬粥,粥一熬好,立刻施粥賑災(zāi)!”
有人關(guān)心道:“蘇先生,您沒有受傷吧?”
也有人建議:“要不咱報官吧!”
也有人暗自罵道:“哪里來的毛賊!這么可恨!連蘇先生,它們也狠下心去偷!”
“可憐蘇先生,連板車都給偷走了,只能親自扛米”
蘇問心無所謂的笑了笑:“鄉(xiāng)親們,我沒事!都一些小問題,用不著鬧到官府去。”
“閑話就不多說了,我們要開始忙了!你們就地歇會兒,等下就可以開飯了?!?/p>
說完,蘇問心腦海中,不由自主想起了那兩蒙面人的下場。
毫無疑問。
他們是死了,死于止戈之手。
枯槁的尸體丟在大街上,有人報了官,很快就有衙門的人,將尸體拖走。
三日過后,若尸體沒人認領(lǐng)。
禁武司就會來人,將尸體帶走。
后半夜,蘇問心框框發(fā)粥。
發(fā)完粥,已經(jīng)到了凌晨子時。
問心塾眾人收拾東西走時,很多難民自發(fā)向前,將問心塾的人送至城門口。
似乎生怕這幾百米的距離,問心塾的人,會遭遇不測。
他們的異動,也讓城門口的士兵如臨大敵。
大晚上的,幾百人來到城門口,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完啦!難民餓瘋啦!要沖城啦!”
就在他們準備關(guān)掉城門時。
一名眼尖的士兵,突然出聲制止:“等一下,他們好像是來送人的!”
又一名士兵瞇著眼睛,驚呼道:“好像還真是!是蘇童生,他竟然能引來百民相送!”
正準備關(guān)門的士兵,突然松了口氣,將半關(guān)的門重新拉開,并開口道:
“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聽說,現(xiàn)在那難民中,可是有不少人,稱呼蘇童生,為蘇大善人呢?!?/p>
最開始出聲的那名士面色唏噓道:“確實,不過,這大善人可不好當(dāng)哦。一天撒出去的金錢,我們兩三年都不一定攢的到?!?/p>
他們可是親眼看見,蘇問心今天拖了兩車米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