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那條她用只能自傷的鞭子送給李老師。
李老師愛不釋手,仿佛戰(zhàn)斗力又提升了一個層次。
秦悠回程半路照例拐去附近居民區(qū),把那些經過實戰(zhàn)檢驗的符紙售賣出去。
曾經的突發(fā)奇想居然就這么輕松地實現了。
秦悠回到垃圾山,又投入到魔音琵琶的修復工作中。
她對比過幾十種膠水,最終選定了牢固且持久的一款,反復實驗后才敢用在魔音琵琶上——膠水一旦凝固便無法徹底清除,也就是說膠水好壞直接影響魔音琵琶的使用壽命。秦悠希望自己修復的物品都能盡可能久地保存,并且不影響它的使用。
膠水已然晾干,秦悠取出高價定做的水晶殼,將魔音琵琶嚴絲合縫放置進去。
她問過尤浩戈,水晶在這個世界是有靈性的材質,常被用作法器制作,用它來做外殼不僅不會影響琵琶發(fā)揮威力,還能起到一定加成作用。
水晶易碎,她又在外面包了一層透明的軟膠殼。
琴弦緊一緊,魔音琵琶就算修好了。
她給劉老師發(fā)信息,劉老師說他最近在跟家族處理堂哥接的委托,過陣子再來取。
秦悠把大了一號的琵琶放進錦盒,盒蓋是蓋不上了,她找了塊布蓋在上面防止落灰,然后推進床底下。
寒冷的冬天最適合躺在熱乎的火炕上玩手機,秦悠早早鉆被窩,點一盞拉線進屋的小燈泡,通過手機進一步了解這個世界,不知不覺犯困睡了過去。
昏昏沉沉間,她又聽到了那種號角一樣的怪聲。
這次多了另一種樂響,古色古香,悠遠綿長。
秦悠將醒未醒,在這二重奏似的時近時遠聲響輔助中徹底睡熟了。
她醒來時,天色將亮未亮,卻已到了她起床的時間。
秦悠神清氣爽跳下炕,活力滿滿挑柴生火做飯燒水。
去河邊打水時,她瞄見下游對岸石頭上掛了一小塊碎花布,越看越眼熟。
這不是她的嗎。
她用那塊布干嘛來著?
啊,清理兩根做鞭子的麻繩那天用來拴了個哨子。
怪不得她總覺得自己忘了什么事,她取兩根麻繩時沒瞧見布條,也就把哨子忘沒影了。
想來是布條不結實,被河水沖斷了。
現在它掛在對岸石頭上,那哨子是否還在布條下面?
秦悠一面覺得奇怪,哨子丟了個把月,以前她怎么沒留意到斜對岸的布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