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祈笙回答道:“一開始是有一些京城的一些女校學生有找過我,慢慢的就少了。在這方面上,我還是不如是之先生受歡迎。”
胡教授,海龜,又是京城大學的教授,月薪兩百多大洋,真真稱得上高富帥,哪個女子不喜歡,特別是一些少婦經常來找胡教授探討白話詩。
話題聊的開一些,胡博士和壽長先生也沒有那么爭鋒相對地繼續(xù)說自己的觀點了,每次談論到這個話題上,都會誰也不讓誰的說上一番。選擇的道路觀點不同,但愿景現(xiàn)在是一樣的。
壽長先生抓了一把烤好的落花生放到了胡教授跟前:“是之,吃。”
簡單的會議之后。
編輯們紛紛都準備了一些自己寫的稿件。詩詞散文,批儒批孔的文章,時事政治的文章。涉獵比較廣泛。
距離下一期雜志的發(fā)行,還有十來天的時間,目前在征集稿件,張祈笙配合著壽長先生已經開始進行編輯工作。
壽長先生:“祈笙,你是剛開始接觸雜志社的一些工作吧?!?/p>
“是的,先生。要有什么做的不夠好的地方您給指正?!?/p>
“祈笙,你就負責校對工作,不難,需要的是細致。有準備什么稿件嗎?聽人說你要準備幾首白話詩?!?/p>
張祈笙:“四首白話詩,另外還有一篇文章?!?/p>
兩首白話詩剽竊,用的席慕蓉寫的兩篇青春。另外還有兩首白話詩原創(chuàng),即便達不到上后世教科書的程度,在目前這個年代還算是不錯的了。
詩嘛,不必每一首都是經典。
好比歌者發(fā)新專輯,一張專輯有著十多首歌,主打歌曲就那么一兩首。
壽長先生:“白話詩我知曉你寫的極好的。另外寫的是什么文章,讀一下,我聽一聽?!?/p>
張祈笙大多還是剽的,后世經典實在是太多了,自己也能原創(chuàng),但跟經典比總是還差些。自己的學習模仿天賦很強大,但對于一些真正需要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的時候卻總是還差一點,一篇真正超級經典好的文章往往不是精心準備的。
有著超強記憶能力,這次的文章剽的是百家講壇中的內容:“先生,這次我寫的是一篇批政治尊儒的文章。我給先生念念。
中國歷代的封建統(tǒng)治者,都是對老百姓實行愚民統(tǒng)治,希望通過愚民來達到穩(wěn)固政權的目的。從封建帝制開始,用暴力進行愚民統(tǒng)治,用暴力控制輿論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能治天下?真正的治天下是法家那一套,士術法,仗勢欺人,陰謀詭計,兩面三刀。儒家那套用來干嘛的呢?糊弄人的,先糊弄讀書人,再通過讀書人去糊弄老百姓。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別再造反了”
壽長先生看向張祈笙的眼神充滿了欣賞:“祈笙,了不起,我為你喝彩。年紀輕輕,看問題卻如此的深刻。士術法,說的好。士,仗勢欺人,術,陰謀詭計,法,兩面三刀。
全文都是大白話,也很好,更利于民眾閱讀嘛,都能聽懂,一點兒也不晦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