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報紙上的一條新聞?wù)姆蟹袚P揚的,京城大學的幾名學生夜宿八大胡同,還與人起了爭執(zhí)大打出手。連最高學府都出了這樣的事情,讓上頭很不滿意。
讓蔡先生來當京城大學的校長,想著一改京城大學的風氣。
這一天蔡先生去了教育部,見了教育總長:“這次我是來向你請教的,黎黃坡抽了什么風,連下三道金牌,讓我就任京城大學的校長,所謂何因?”
教育總長:“黎大總桶啊被段大帥擠的夠嗆,他想做點實事邀買人心和段大帥抗衡,這武的不行,他就來文的。正趕上京城大學出了丑聞,他就趁機撤了段大帥的親信,胡校長的職務(wù)。您上任,自然是眾望所歸了?!?/p>
目前府院之爭,就是黎和段在爭權(quán)。
蔡校長:“目前的京城大學風氣很不好,我可不想蹚這個渾水啊?!?/p>
教育總長:“子民言不由衷了吧,你人都到京城了,不正說明了你的態(tài)度了嗎。”
蔡先生是才從法蘭西回來不久。在法蘭西從事學術(shù)研究,留歐的三年時間里,又編撰了不少哲學美學著作。袁大頭死后,很多流亡海外的革命進步人士紛紛歸國。
蔡先生:“知我者,兄也。坦率的說呢,這次北上的時候,我還專門去拜訪了孫先生。先生和我一席之談,他希望我能把京城大學的校風扭轉(zhuǎn),創(chuàng)建能躋身于世界的一流學府。
先生還希望我樹中國現(xiàn)代教育之旗幟,希望我能為國家早點培養(yǎng)棟梁之材。是啊,教育救國,科學救國,人才救國,這正是我追求的理想?!?/p>
教育總長:“當前百廢待興,開風氣之先的莫過于陳先生所興起的新文化。最有吸引力的也莫過于陳先生所高擎的科學與民主兩面大旗。
普及科學與民主,根子在教育。兄若能借京城大學這塊寶地改革創(chuàng)新,重振我中華民族就有了依托和希望。”
蔡先生:“兄之所言,正是我之心志。我馬上去回復黎,盡快去京城大學走馬上任?!?/p>
教育總長:“兄且慢,這任要上,譜也要擺。兄要想干出一番事業(yè),非要動一番心機不可呀。我知道你在革新教育上有一套成熟的想法,但是要想實現(xiàn)你的志向,必須要國府滿足你開出的條件。
經(jīng)費充足,人才濟濟,權(quán)力下放。如果沒有這三條,你的圖紙就是設(shè)計的再好也是瞎耽誤功夫?!?/p>
蔡先生:“有兄給我籌謀,京城大學的校長,我當定了?!?/p>
十二月末,各個高等中學都開始了期末考試。
同往常一樣,張祈笙做起題來非常輕松,基本上只花了三分之一的時間就把整張卷子給做完了。再次是全甲的成績,順利拿到了一中的畢業(yè)證,也算是有了中學的文憑。中學文憑,現(xiàn)在的中學文憑可了不得,去當個小學教員肯定沒啥問題,每個月少說也有個十幾塊大洋。
考試完后,又寫了好幾篇白話詩給上海寄了過去。
上海。
新青年編輯部。
“太好了,咱們要在17年給全國民眾獻上一份新年大禮,視之,一口氣寄來了八篇白話詩,還有這個文學改良芻議?!?/p>
“視之的白話詩我也讀過,說老實話,還是張笙的白話詩寫的更好。”
現(xiàn)在國內(nèi)的白話詩剛剛萌芽,不成體系。而張祈笙用的還是七八十年代的經(jīng)典現(xiàn)代詩,自然水準高了很多。
陳先生:“這篇文學改良芻議太好了,放頭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