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的一位編輯:“張笙真是國內(nèi)新詩的先行者,我尤其喜歡這一首《回答》啊。尤其是開篇的這一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不行,接下來的內(nèi)容我也想大家念一念。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好事,張笙先生真是一名斗士,詩里的英雄。這個時代就需要這樣的詩人。”
申報記者:“寄信的地址在紹興,我想過去一趟,對張笙先生采訪一番,關(guān)于張笙的信息目前實在是太少了。”
張祈笙給了申報發(fā)了六首白話詩。
給京城報準備了四首白話詩。
還想過了,等快要開學的時候回京城,再給新青年雜志準備上五首詩。
京城的京城報,上海的申報都開始發(fā)表張祈笙所寫的報道,還有好幾首詩文。
很多人買了報紙開始看了起來:“我再咽不下了,所有我曾經(jīng)咽下的現(xiàn)在都從喉嚨洶涌而出?!?/p>
“為了在審判之前,
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
告訴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我不相信天是藍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聲,
我不相信夢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無報應。
如果海洋注定要決堤,
就讓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
“啊,沒想到這也是張笙寫的詩。風格真是大不一樣了?!?/p>
“看了同時刊載的報道沒有,張先生遭遇了不平事,自然詩詞不再像往常那般那樣的清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