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校長:“陳學長是當今文化界公認的思想家,也是應我之邀,教育部正式委任的。他的資質沒有任何問題。重輔兄,辜教授是一個直腸子,嘴上沒把風,您不必介意和計較?!?/p>
陳先生:“我陳某不才,倒很愿意找機會能和辜教授切磋切磋一些學術上的問題?!?/p>
辜教授:“我知道你是新文化的旗手,什么時候切磋,隨時恭候?!?/p>
有些要掐架的味道,蔡校長居中調和。
接下來的幾天,張祈笙一并把辜教授的英文課也給學習了。
辜教授教課也隨性啊,一節(jié)課壓根沒教幾句英語。
這幾天來倒是讓辜教授注意到了張祈笙:“你叫張祈笙,張同學,你的英語發(fā)音真是不錯。怕是在倫敦生活了很長時間的人都沒有你這種口音?!?/p>
有著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張祈笙的英語口語都是上輩子學習的錄音機里頭播放的英語,標準的英式發(fā)音,倫敦腔,也是英吉利中上階層的語言標準。上等人口音。
上輩子的英語口語不怎么好。
但這個世界的他可就不一樣了,有外掛在,學的快,模仿能力很強。
還有蘇格蘭口音,威爾士口音,北愛爾蘭口音?;径急豢醋飨碌热税l(fā)音。
跟國內一樣,上海話,京話的一些人也會有些優(yōu)越感。張祈笙想著自己上輩子若是京城上海有幾套房,優(yōu)越感也會油然而生的。
接下來的時間,除了上課,去圖書館,最多就是準備著京城書社那本外國小說的翻譯。
還是有些缺錢,學雜費交了一大筆,又給老家寄錢。好在他目前也沒有旁的大的開銷了。
精力著實充沛,買了不少的蠟燭,入夜,有時候還擔心會打擾到室友休息,就去了別處寫字。
也顧不上太工整,主要是把速度提了起來。
基本上每天打底都翻譯了一萬字。
室友:“張兄這人頗有些奇怪啊,這都多少天了,日日夜不歸宿,該不會出什么事了吧?”
“這大晚上的,外邊也沒有營業(yè)的地方?是不是去了八大胡同聽曲去了?”
大晚上營業(yè)的場所,就只有窯子了。
“可別造謠,張兄應是正經人。并且我聽他說過,他只是普通農戶人家,八大胡同那邊就是個銷金窟,一般人可沒那個錢去消費。”
室友四個人,有兩個睡著了。還有兩個沒睡,在小聲談論著張祈笙。
用了半個月的時間,筆耕不輟,張祈笙總算把《傲慢與偏見》給翻譯完了。大多跟上輩子看的書一樣的內容,也改動了一些,好些處地方的翻譯給換成了文言。大部分還是白話。
第二日拿著厚厚的手稿就去了京城書社。
這是他在京城書社翻譯的第三本書了,來過這里好幾回,跟書社經理也算是相熟了。
書社經理:“祈笙,你翻譯的這么快。要是周先生也跟你這般的速度那可就太好了。”
張祈笙:“我目前時間多。而周叔他工作事務繁忙,忙不過來,自然就慢了?!?/p>
書社經理把手稿仔細的看了起來??粗鴷镱^的內容雖然大多是白話寫的,也不知道讀者能不能買賬,但足夠新穎,報紙上的話題又常常提到新文化,白話文。讓書社經理多了些信心,想著這個翻譯小說或許真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