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說,徐永君十八歲的時候已經(jīng)短片獲獎了,而且人總不可能做什么都有天賦,據(jù)我所知,他在美國就是念的表演?!?/p>
“耿敖和徐永君兩個確實不好超越?!?/p>
“為什么一定要比來比去?”梁又夏出聲打斷,語氣有點生硬。
“我這么說吧,要他真是‘天才’,耿敖早就帶著了,他們這樣的不就是……”那個人頓了下,或許是瞥了梁又夏一眼,“你還挺……挺他的。”
耿競青的嘴巴抿緊,安靜地在暗處呼吸。
“因為他肯定肯定是可以的啊?!敝黄痰墓Ψ?,他聽到她說,“堅持就是最大的天賦。”
從小到大非議的話聽得很多了,鼓勵的話也不是沒有,但還沒有人說什么“肯定肯定”,那種沖動又篤定的語氣,好像因為他被否定,自己也跟著被否定了似的。
“肯定肯定”。
耿競青后來總是在想這個“肯定肯定”。
所以,這怎么能叫放棄呢?這是他趁虛而入,想向她證明,這一刻我能給你什么。
耿競青微微顫抖,點開徐耀的號碼,聽見自己說:“有幾個要求。”
那邊的徐耀半晌才反應過來,壓抑著興奮:“什么?”
“女主角會是梁又夏。”
“……”徐耀嘗試拒絕,畢竟如果真的用了梁又夏,那泰啟跟天龐之間就有故事了,“競青啊,我這邊其實有幾……”
“別這么叫我?!惫⒏偳嗾Z氣譏諷,“你當我在跟你協(xié)商么?”
徐耀忍下那股郁氣,又聽見他說:“還有,我要參與投資?!?/p>
“長青要投?”他說,“那投唄?!?/p>
耿競青沉默了一會兒,說:“只有泰啟和長青投,長青要擁有發(fā)行權(quán)?!?/p>
“只有?!”徐耀聲量變大,“預算呢?”
耿競青說了一個數(shù),緊接著聽見電話那頭發(fā)出了些動靜,似乎是站起來了:“這個制片成本,還只有我們兩家投?”
電影是個高成本的工程,當下這個市場環(huán)境,一部電影往往能有多個出品方和聯(lián)合出品方,有時甚至能多達二三十家公司,目的就是分攤風險,畢竟如果一部電影虧了,那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
風險大,利潤也大。
徐耀當即否決:“不可能,你瘋了吧?”
“那就免談?!?/p>
聽到他這么干脆利落的一聲,徐耀又露怯了:“等等!你別這么……首先,這個制作成本是怎么來的?我們都還沒對《我愿意》做一個具體的評估……”
誰跟你“我們”了?耿競青語速很快,幾近扭曲的亢奮,仿佛沒有經(jīng)過大腦,仿佛他已排練了無數(shù)次:“我已經(jīng)完成基本的項目策劃——這是第三個要求,我要求按照我給出的標準和名單,邀請和招聘主創(chuàng)?!?/p>
“你這個預算是要請誰?”
“比如倪英、岑婉莎,”耿競青又說了幾個名字,都是李瑤春曾經(jīng)非常欣賞的,徐耀倒吸了口涼氣,“一部電影又不是要每個部分都那么頂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