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格格搖搖頭,卻露出笑來,語氣里滿是喜悅:“就咱們這兒沒有一點信兒,滿蒙八旗幾百上千的秀女,萬歲爺竟沒一個能瞧上的?!?/p>
滿洲八旗、蒙古八旗都看完了,那后面幾天只剩下漢軍旗了。程婉蘊也回過味兒來了,
她與唐格格對視一眼,都有種仿佛“劫后余生”的快樂。
想也知道,
前頭這些尊貴的滿蒙千金里沒選出來,
后面漢軍旗專場怎么可能會出皇太子妃?程婉蘊隱約記得太子妃應(yīng)該是姓瓜爾佳氏,
這可是滿洲八大姓之一,但她不記得太子妃是哪個旗的了。
以前看清宮劇什么的,人家也不會演這么細呀,
她能記得瓜爾佳氏都不錯了。
那肯定不是今年大婚的了。胤礽在歷史上的確晚婚,
好像是二十歲還是十九歲吧?程婉蘊對這個也記得不太清楚。
她之前對清朝的那些知識,
除了高中歷史課本里學的,其他全都是各種雜糅的小說、電視劇里得來的,
甚至因為看得多了,發(fā)現(xiàn)小說之間情節(jié)矛盾,她還挺較真去百度一下哪個才是真的……至于為何對九龍奪嫡之類的時間線記得特別清楚,那是因為每個清宮劇、小說里,這都是濃墨重彩的重點劇情??!就沒有不描述演繹九龍奪嫡的清代相關(guān)影視劇或小說。
看了那么多,她都會背了……
但太子爺啥時候結(jié)婚,娶的誰家閨女,這知識點就有點偏了!能記得這一鱗半爪,都是她曾經(jīng)在清宮劇及小說里深耕多年外加求知欲旺盛自我拓展的結(jié)果了!
總之,程婉蘊和唐格格都覺著慶幸,雖然太子妃遲早都要來,但能晚一天是一天,現(xiàn)在毓慶宮里十分清靜,就這么幾號人,能繼續(xù)維持下去自然好。
余華曾經(jīng)曰過:“何為逃跑的意義,它使懲罰變得遙遠,同時又延伸了快樂?!边@簡直可以奉為咸魚的座右銘。
程婉蘊與唐格格快樂地接受了逃跑的意義,將對太子妃即將進門的恐懼拋諸腦后,開始由程婉蘊口述、唐格格動筆,一起畫高景觀嬰兒小推車的設(shè)計圖。
別看人家唐格格是包衣,以前當過宮女,但她早先的家里倒比程婉蘊家里殷實許多,唐格格從小就學琴學畫,直到她在內(nèi)務(wù)府當管事的阿瑪一病沒了,這才家道中落,乃至于進宮后都沒錢打點,一干就是好些年的粗使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