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這個女兒應(yīng)該不是端靜公主生的,那么多年了,聽說端靜公主一直無子。
端靜公主人如其名,是個十分文雅、喜愛詩書的女子,她不喜歡蒙古,更不喜歡粗獷的噶爾藏,甚至到了蒙古多年都不愿與當(dāng)?shù)厝私涣鳎膊辉敢鈱W(xué)習(xí)蒙語,她消極地抗?fàn)幹?,可最后卻害了自己,那個跟著她一起去蒙古的護衛(wèi)長史額爾敦前幾年已經(jīng)被康熙處死了。
去年噶爾藏襲扎薩克多羅杜棱郡王爵,康熙并沒有因為他沒有好好善待端靜公主而除了他的爵,一是噶爾藏作為科爾沁烏郎罕濟爾默氏部的統(tǒng)治者很有手腕及能力、且對康熙忠心耿耿,在平叛葛尓丹之戰(zhàn)中也表現(xiàn)良好,斬獲頗多,這么多年管理木蘭圍場也很得力。二是康熙修建的承德避暑山莊占用科爾沁部大片牧場和土地,噶爾藏的族人不得不遷徙到更遠(yuǎn)的地方放牧,為了補償噶爾藏,便還是將爵位留給了他。
程婉蘊并不知道弘晳歷史上的嫡福晉是誰,她只是下意識排斥與這樣的一個人結(jié)為親家,于是狠狠將這一頁用朱筆畫了個紅紅的叉,表達(dá)了她的不滿意。
秀女的花名冊,身為翊坤宮主位的宜妃、永和宮主位德妃、以及受寵的永壽宮主位王嬪也是人手一沓,比起程婉蘊一頁一頁看得仔細(xì),這幾位心里早早就已經(jīng)有了人選。
宜妃對這場選秀心里輕松得很,小十七又不是她生的,只是生母陳貴人位分低,因此十七養(yǎng)在她膝下,這樣一個序齒靠后的阿哥,與朝堂上的風(fēng)波暗涌都毫無干系,十七又算乖巧可愛,宜妃也樂得做個好人。
她早就看好了,她給十七看好的人家拿出去這家世可比他很多哥哥都更好——滿洲八大姓之一:上三旗里鑲黃旗的鈕祜祿氏,一等公、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阿靈阿之次女,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孫女、孝昭皇后及溫僖貴妃的小侄女。
阿靈阿的嫡福晉烏雅氏是德妃的妹妹,這個次女正是烏雅氏生的,因此宜妃早就把這事兒跟老九說了,又讓老九找老十四跟德妃通過氣兒。
德妃對宜妃的情緒很復(fù)雜,她一方面與宜妃斗了那么多年,每回她出了什么事,回回宜妃都是最愛下她面子的那個,另一方面也是對宜妃親近東宮不滿。
至于宜妃為何要給十七阿哥選這樣的妻族,還不是為了在皇上跟前顯得她這個養(yǎng)母盡心盡責(zé)么?回頭正好借養(yǎng)子好抬舉她兩個兒子。
但她的老十四又與老九、老十要好,成全十七阿哥娶個好媳婦對她永和宮也沒妨礙,還能把十七拉到老十四身邊,這幾年十七阿哥也很得康熙喜歡,九歲后便常隨幸出塞外。
當(dāng)然,德妃也知道,隨幸這事兒別太當(dāng)真,不過是康熙年紀(jì)大了愈發(fā)看年長的那些正值壯年的兒子們不順眼,便都愛挑幼子陪伴罷了。要說多喜歡他,且看他的生母還是個貴人就知道,這喜歡只怕也有限。
德妃雖然心里膈應(yīng)宜妃,但在老十四的歪纏下也只好默許了。她只是在擔(dān)心,老十四又是被老八忽悠了來當(dāng)這個急先鋒。
十七阿哥能娶阿靈阿的女兒,反而是老八進一步籠絡(luò)鈕祜祿氏的絕佳機會。
宜妃懶得去計較十七娶了這樣的福晉,會不會被他那些年長的哥哥當(dāng)個香餑餑掙來搶去,她不像早已經(jīng)放棄了老四的德妃,她心里仍舊念著自己那個敦厚老實又孝順的老五,更想把老九這個傻子從老八身邊拽出來。
老八不是一直想要拉攏鈕祜祿氏嗎?宜妃歪在美人靠上,往下方的魚池里撒了一把魚食,看著那些胖乎乎的錦鯉蜂蛹過來搶食,她笑了笑。
既然老八想要,那她就用十七的婚事當(dāng)飼餌,再給老八加一把柴、加一把火,看看日后皇上會怎么處置他。
德妃則為十四阿哥看中了伊爾根覺羅氏,是個二等護衛(wèi)的女兒,官位不高,但伊爾根覺羅氏也是個滿洲老姓,她還是個武官的女兒,老十四一心想往兵部靠,可恨直郡王把持得死緊,連太子爺送進去的老十三也被排擠得厲害,根本碰不著實權(quán)。
這也是德妃愿意賣宜妃一個人情的緣故——她和惠妃之間有了更尖銳的利益沖突。
不能進兵部,只能另辟蹊徑,給老十四指個武官的女兒,就像把蚌殼撬開一條縫一般,好歹老十四還年輕,以后再慢慢積攢些人脈吧。
德妃也算為這個小兒子煞費苦心了。她嘆了口氣,揉了揉有些酸痛的眼角,忽然瞥見窗外兩個相攜而來的纖瘦身影,原來是八公主、十公主過來給她請安。
八公主和十公主都是她看著長大的,畢竟章佳氏一直住在永和宮,她對這兩個安靜溫和的公主也有幾分憐惜,看著她們就像看見了她的溫憲一般,好似以前三個小女孩兒總聚在一塊兒翻花繩做針線的日子并沒有消散。
她溫和地讓她們進來,笑著問道:“今兒天這樣好,怎么沒出去放風(fēng)箏?以前不是只要見著外頭起了風(fēng),便日日都纏著要去放的么?”
八公主靦腆一笑:“天熱了,曬得很?!?/p>
一向是小跟班的十公主也點點頭:“姐姐不去,我便也不愛去了?!?/p>
德妃又關(guān)心了兩個孩子幾句,問了她們身邊的嬤嬤,日常起居和飲食,說八公主近來天熱了胃口小了,不大愛用膳。
十公主倒還是老樣子,她喜好習(xí)瘦金體,人也偏慕清雅愛瘦的宋時風(fēng),一向吃得比鳥兒還少,就胖一點都會刻意少用一點兒。
德妃聽了便不由蹙眉。
“德額娘別擔(dān)心,”八公主解釋道:“這也是因著天熱了的緣故,回頭德額娘命人給女兒熬兩回梨湯去去火就是了。”
“你跟溫憲真是一個樣兒,極怕暑熱,以后去了蒙古……可怎么辦呀?!钡洛鷵?dān)憂地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