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恬靜如水,可在教導她學醫(yī)時,卻是異常嚴苛。
辨識草藥,默寫醫(yī)書,只要有一處錯漏,就會被打掌心。
母親常說,行醫(yī)者當嚴謹,用錯一味藥,就可能害得人家白白丟了性命。
她還說,醫(yī)者當有仁心,生命可貴,不論貴賤。
可,就是這樣善良溫婉的女子,卻被愛情蒙了眼,最后死的不明不白。
留下許知意,小小年紀嘗遍人間滄桑,一味忍讓,知禮孝順,終是落了個與母親一樣的下場!
許知意如何能不恨?
所以,重活一世,她只信奉一條。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去他的三從四德,三綱五常。
她只為自己活!
翌日。
一大早的,浮生正在替許知意挽發(fā),小魚兒就急火火的小跑進來。
“大姑娘,老爺說明日法華寺有高僧講經(jīng)論道,讓您和二小姐都去上柱高香?!?/p>
許知意只淡淡應了一聲。
“好,告訴父親,就說我會去。”
小魚兒總覺得從前天開始,大姑娘對自己的態(tài)度不冷不淡的。
也說不上不好,但就是很疏離。
許知意從銅鏡中觀察小魚兒的神色,又很快若無其事地閉上眼睛。
有些隔閡一旦出現(xiàn),就很難做到心無芥蒂。
如同破鏡難圓,覆水難收!
浮生有些擔心,“大姑娘,奴婢怎么覺著事有蹊蹺?要不您找個借口推脫了吧?”
京中的世家夫人、貴女信奉佛法,有事沒事都要去寺中上個香,只為求個心安,故而法華寺香火一直很旺盛。
按說,許懷安提出這個建議并無不妥。
可,偏是這個節(jié)骨眼上,大姑娘與他們才起了沖突,轉(zhuǎn)頭就若無其事地一同去上香。
浮生越想越覺得不安。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我才與他們生了齟齬,父親就讓我們同去法華寺,要說沒陰謀,我是不信的。”
聽她這么一說,浮生心中更是七上八下。
“那可怎么辦???要不大姑娘您干脆稱病不出,奴婢擔心您遭遇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