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接走向了城墻之上,謝懷瑾正站在城垛前在部署防務(wù)。
“謝將軍?!?/p>
沈文宣在他身后站定,沉聲開口。
謝懷瑾沒有回頭,只是冷淡地“嗯”了一聲,目光依舊鎖定著遠(yuǎn)方。
沈文宣攥緊了拳頭,挺直了脊梁,一字一句,清晰而決然地說道:
“沈文宣,請求上陣殺敵!”
“請將軍,允我入伍,為我外祖父,為大昭,盡一份力!”
“我這條命,死不足惜。但若能死在沖鋒的路上,或可,稍稍洗刷我這一身的罪孽!”
他的話音在獵獵風(fēng)中散開,帶著一絲書生特有的悲壯。
然而,回應(yīng)他的,是長久的沉默。
謝懷瑾甚至沒有回頭。
他高大的身軀如同一尊玄鐵雕塑,矗立在城垛之前,目光依舊冷冷地凝視著遠(yuǎn)方那片被戰(zhàn)火蹂躪過的蒼茫雪原。
那片雪原之下,埋葬著他無數(shù)的袍澤兄弟,也埋葬著他父兄的忠骨。
那里,是真正的修羅場。
不是京城貴公子們在詩會上吟誦兩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就能想象的地方。
良久,謝懷瑾才轉(zhuǎn)過身,第一次,真正地、不帶任何偏見地,上下打量著眼前的沈文宣。
沈文宣只覺得在那樣的注視下,自己所有卑劣的過往、愚蠢的偏見、可笑的清高,都無所遁形。
他下意識地挺直了脊梁。
“你?”
謝懷瑾開口,聲音比這關(guān)外的風(fēng)雪還要冷上三分,帶著一絲毫不掩飾的輕蔑和譏誚。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連刀都握不穩(wěn)的文弱書生,也配談上陣殺敵?”
他嘴角勾起一抹極淡的弧度,那弧度里滿是嘲諷。
“沈二公子,戰(zhàn)場不是你想象中的風(fēng)花雪月。你上了戰(zhàn)場,是去殺敵,還是去給敵人送人頭的?”
這番話,如同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沈文宣的臉上。
是羞辱,更是無法辯駁的現(xiàn)實。
“我……”他喉頭滾動,強壓下那股翻涌而上的屈辱感,梗著脖子爭辯道。
“我雖不通武藝,但也曾熟讀兵書,深諳歷代戰(zhàn)陣之法!我更有一腔報國熱血,愿為大昭肝腦涂地!”
“呵,兵書?”
謝懷瑾嗤笑一聲。
“那你讀的兵書上,有沒有告訴你,當(dāng)敵人的彎刀離你的脖子只有三寸遠(yuǎn)的時候,你應(yīng)該用哪一頁的計策來保住你的腦袋?”
他懶得再與這個天真的書呆子廢話,眼神一掃,落在了城墻邊靠著的一排武器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