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讓人想象不到,這莫問心居然如此精通策論?”
“按我看,此人應該是恰好在瞎貓碰上了死耗子,或許正巧在某些古籍上看到過類似的策論也不一定?!?/p>
“蕭長慶可是新科狀元,又豈會真的比不過那莫問心?這必然是運氣使然。”
“……”
雖然莫問心干脆利索的贏了蕭長慶,但滿殿的大臣卻依舊不看好他。
一來,他是憨子六皇子的幕僚,二來蕭長慶聲名在外,又是二皇子的人,群臣自然要多給一些面子。
可他們似乎忘了,眼下是在殿前比試,容不得任何的弄虛作假。
蕭長慶就算名聲再響,若是輸了,反倒會被扣上一個見面不如聞名的罵名。
“四書五經(jīng),有把握嗎?”
對于四書五經(jīng),凌風自己肯定是一竅不通的,但莫問心卻是淡淡一笑,道:
“殿下請放心,屬下必勝。”
“問心若是不能對四書五經(jīng)這些東西了然于心,又如何提出反對的意見?”
莫問心極為自信,這倒是頗有點王圣人的風范。
凌風笑著點了點頭,便不再多話。
此時,景帝正好開口道:
“此第二局比試,以四書五經(jīng)為題?!?/p>
“蕭愛卿,朕先問你,《大學》開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此句何解?”
蕭長慶略一思索,便自信回答:“回陛下,此句是說……大學問的道理,在于明白光明的德行?!?/p>
“哦?”景帝眉梢微挑,“那‘明德’所指為何?”
蕭長慶忽然停頓,眼底閃過一絲慌張,猶豫許久才道:“明德……自然是圣賢之德,譬如忠孝節(jié)義……”
殿中頓時響起幾聲輕笑。
首輔慕山河搖頭道:“狀元郎,此解未免淺薄?!?/p>
“《大學》所言‘明德’,乃人本具之光明德性,需‘格物致知’以顯發(fā),豈是泛泛而論?”
蕭長慶頓時面色漲紅,額頭已經(jīng)滲出了冷汗。
“這個蕭長慶似乎對于四書五經(jīng)不熟啊!”
有大臣在私底下忍不住質(zhì)疑道。
“何止是不熟,簡直就是可笑!這蕭長慶該不會是沽名釣譽之輩吧?”
“若是沽名釣譽,又豈能通過科舉獲得狀元之位?”
“不對勁!很不對勁!這蕭長慶明顯沒了剛才寫策論時的底氣和信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