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要去東土大唐尋個取經(jīng)人,這一路上便在為此人挑選他未來的徒弟以助他順利取得真經(jīng),彼時,孫悟空高傲的心氣已被磨平不少。盡管從本質(zhì)上來說,他還依舊是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齊天大圣,可這五百余年的時光,已經(jīng)足夠他沉淀下自己的心性,仔細反省自己當(dāng)年究竟是哪里做了錯事。
他自認反省到位,在觀音經(jīng)過并念詩時出聲叫住了他們。
他聽得出在觀音與其弟子離開后,她聲音中所包含的失落,這被孫悟空刻意忽略過去了。
——他在乎嗎?
不,當(dāng)然不。
他本來就是不應(yīng)該在乎的。
這么想著,他卻鬼使神差地在某一天開了口。
“五行,你愿意跟俺老孫一起離開此地嗎?”
“你說什么呢,大圣?”對方的聲音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仡H為詫異,“我怎么可能離開這里,就算我想,也沒法啊?!?/p>
“‘想成精’之類的勞什子的話,這不是你自己說的嗎?”
“……你還記得啊?!?/p>
她訕訕地說:“但是仔細想想就知道怎么可能嘛,而且以我的程度,再過上一千年都做不到吧?!?/p>
他們倆都知道這話意味著什么,觀音已經(jīng)東行,取經(jīng)人到來也不過是數(shù)年后的事情,剩下的時間已經(jīng)極為有限了。
“我只想聽你一句話。”他急躁的個性又占了上風(fēng),“如若真有這么一天,你是愿意還是不愿意?”
沉默了片刻之后,他聽她長嘆了一口氣。
“……怎么可能不愿意啊?!?/p>
雖然她是如此回答了,可孫悟空也清楚,對方不一定會把這句話放在心上,但假使這一天真的成真,可就不止是這么簡單了。
當(dāng)然,這想法他從沒有表露出來,連半點透露給對方的意思都沒有,只是擅自加強了指導(dǎo)她的強度。
可惜依然是趕不及的。
最后,他還是選了舍棄對方、跟著取經(jīng)人一起走的這條路。
破山而出的瞬間,盡管他已經(jīng)盡可能放輕了力度,對方的痛苦他仿佛也能感受一二。五百年的相伴,如今換來這么個結(jié)局,孫悟空心中的可惜是有的,但這還是抵不過他對他自始至終在追求的那個目標(biāo)的渴望。約定本就是他自顧自定下,照理說,打破也沒什么可惜。
他未曾想過自己還能見到這般的景色。
和師父一同再從這兩國交界處走過時,身上不再負著重壓,孫悟空五百年來頭一次真正打量起自己身處的這片景觀,驚訝于身側(cè)那座山上一片片紅染的楓葉。于是,他又想起師父來之前她才說過的那些話。
于是,他漫長的生命中的頭一次,心里壓上了一分重似一分的負擔(dān)。
他也未曾想過,自己還會見到對方真正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
“大圣。”
她的聲音頭一次真正在他跟前響起。
tips:看好看得小說,就來海棠書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