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頭看向趾高氣揚的陳子明,臉上突然露出笑容“我與你比!”
“鈺哥兒!”
林澈急了,李鈺根本就不會寫詩,現(xiàn)在和陳子明斗詩,不是將自己的臉送上去給對方打嗎?
柳夫子握著竹杖的手也微微一緊,李鈺寫文章是一把好手,天生就是科舉的料,但作詩的話就勉強了。
此刻貿(mào)然應戰(zhàn),若當眾出丑,不僅孩子名聲受損,自己這夫子臉上也無光。他正欲開口圓場,陳子俊卻已搶先一步,生怕李鈺反悔。
“好!不愧是神童!”
陳子俊眼中閃爍著得逞的快意“既是斗詩,便以眼前春景為題!子明你先來!”
陳子明點頭,雙手背負,裝模作樣地走了幾步,望著河岸垂柳,略作沉吟,隨后笑道:“有了?!?/p>
“亭畔垂絲千萬條,隨風輕舞弄春韶?!?/p>
“莫道柔枝無氣力,也學青松向碧霄。”
詩一出口,周圍那些依附陳家的文人墨客立刻爆發(fā)出熱烈的喝彩與奉承。
“好詩!好詩?。 ?/p>
“也學青松向碧霄’,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氣魄,難得!難得!”
“陳家詩禮傳家,果然名不虛傳!”
“以柳喻志,志存高遠,我等不如啊!”
“子明公子應該出本詩集,廣為流傳,這樣我等才能日日拜讀!”
“……”
叫好聲此起彼伏,陳子明享受著眾星捧月般的贊譽,挑釁地看向李鈺,下巴抬得更高了。
李鈺一直覺得讀書人的臉面是比較薄的,現(xiàn)在才知道膚淺了,就這些吹捧聲哪里還有讀書人的風骨。
當然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陳家在望川縣的勢力確實大,讓這些讀書人不得不巴結。
不過有一說一,陳子明這首詠柳也確實還不錯。
林澈有些擔憂地看著李鈺,即便他很討厭陳子明,但也不得不承認,這首詩不錯,換成他來寫,可能還沒有這個水平。
柳夫子也緊張了。
陳子明此詩雖顯刻意雕琢,立意也流于俗套,但遣詞造句對一個十歲孩童來說,也算工整流暢,阿鈺能行嗎?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鈺身上,等著看他出丑。
李鈺目光投向河岸另一側一株枝條更為遒勁、新芽初綻的老柳。
那柳樹姿態(tài)蒼勁,新綠與舊枝交織,在春風中輕輕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