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緊接著追問:“來,你們告訴朕,李佑為什么非殺不可?”
“欺壓百姓!”
“欺壓百姓!”
“欺壓百姓!”
年輕官員們的怒吼聲此起彼伏,聲聲震耳欲聾。
他們每喊一聲,臉上的憤怒便更甚一分。
這一聲聲怒吼,讓不少跪在地上的貞觀老臣內(nèi)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他們此前在心中暗自揣測過陛下處死齊王可能給出的理由,諸如謀反大罪、斬殺朝廷命官權(quán)萬紀等,他們想了諸多可能
可是齊王欺壓百姓這一點,卻從未被他們列入其中。
在他們長久以來的觀念里,一個王爺在自己的封地內(nèi)虐殺幾個百姓,似乎是天經(jīng)地義之事,歷朝歷代皆是如此,早已成為一種默認的規(guī)則,大家都對此習以為常,并未覺得這是足以致死的重大罪行。
李世民聽到這些年輕官員的回答,心中頓時涌起一股復(fù)雜的情緒,其中竟夾雜著些許自慚形穢之感。
在他的想法里,李佑本就是罪無可恕、必死無疑之人,即便不是李承乾提及,他也絕對不會放過一個涉嫌謀反之人,畢竟謀反在他心中是絕對不可觸碰的紅線。
他原本篤定李承乾的想法會同自己如出一轍,可如今,兒子給出的答案卻大相徑庭。
李承乾竟是為了百姓,要將李佑繩之以法,這看似簡單的理由背后,實則蘊含著深刻的意義。
真正將“民貴君輕”的理念奉為圭臬。
(請)
n
朕又憑什么要放過你?
古往今來,無數(shù)帝王都難以企及這一境界,就連他自己,在漫長的帝王生涯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漸漸淡忘了這句曾經(jīng)奉為座右銘的話語。
身為帝王,他不自覺地與百姓漸行漸遠,在他的潛意識里,帝王高高在上,與普通百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二者不可相提并論。
此刻,李承乾的做法與理念,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敲醒了他沉睡已久的初心。
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恍惚之中,往昔起兵之時發(fā)下的宏偉誓言,那些要拯救百姓于水火,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yè)生活的壯志豪情,似乎在歲月的侵蝕下漸漸模糊,幾近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