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程泳沙果斷干脆地點頭。
“我招你惹你了,你這么氣我,都說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寧愿找外人都不肯對我這個婆婆好一點、尊敬一點嗎!”馮玉玲又失望又難過。抬出婆婆身份鎮(zhèn)壓程泳沙。
“你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你。為什么還要扎堆硬往一起湊?!?/p>
“我什么時候不喜歡你了?”
“你說我是‘野食’。兩只耳朵都聽見你跟你兒子說我是——野食!”程泳沙對這個詞耿耿于懷、記恨在心。
野食是什么?是天生天長、沒爹沒娘的東西。她有媽媽,雖然已經(jīng)不在世了,但她是有媽的孩子。
馮玉玲無從狡辯。
她沒料到程泳沙總是跟她對著干,竟然是因為一句無心之言。
程泳沙拒絕交生活費(fèi),馮玉玲也沒走。只是每天的飯菜質(zhì)量下降很多。程泳沙根本不在乎,她一直覺得馮玉玲除了那道麻婆豆腐做得還不錯外,其他菜真心做得很一般。
尤其是蒸魚,馮玉玲特別愛做的一道菜。偏偏又總是挑那種魚刺多的魚,不知道是想讓別人吃還是不想讓別人吃。
反正程泳沙從來不讓詹奕熙吃。經(jīng)常會點外賣,或是帶孩子外出打牙祭。
匡毅提高了在學(xué)校食堂就餐的頻率。
所以,總的來說,靠降低飯菜質(zhì)量迫使某人屈服的策略,徹底失敗。
盡管馮玉玲知道程泳沙對她有意見的原因,她也拉不下老臉跟一個小輩道歉。
她的小姐妹也說,長輩怎么能給小輩道歉,那不是給人蹬鼻子上臉的機(jī)會嗎。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稱呼,就跟長輩上綱上線,說明小輩的胸襟不大,斤斤計較。作為長輩,更不能低頭了,一低頭就離跪下不遠(yuǎn)了!
哪有婆婆給兒媳跪下的道理!簡直倒反天罡!
馮玉玲和程泳沙生活這么久,大差不差也摸清了她的脾性。
看似沒心沒肺,其實心里掂量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就沖那天晚上她們唇槍舌劍、你來我往,馮玉玲就知道,程泳沙不好對付!
一家人,為什么要對付彼此呢。
在馮玉玲眼里,不管兒媳是詹嘉彤還是程泳沙,她們都是外人。
詹嘉彤是個軟刺猬,程泳沙是只野豬。她們本意都想要經(jīng)營一個和諧美滿的幸福家庭。
可馮玉玲太急于捍衛(wèi)自己的利益,將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能吃一點虧。
程泳沙后來跟詹嘉彤學(xué)舌,把自己用嘴巴和腦子而不是嗓門,打敗馮玉玲的事跡講了一遍。仿佛是為了向她證明:你看,我不用大呼小叫,照樣能把某人氣得半死。
贏得詹嘉彤的大力贊揚(yáng)。
程泳沙從詹嘉彤身上找到了某種她一直渴望,又一直不得其門而入的東西。
一種淡然,穩(wěn)重,與世界深度互動、溫柔交手的體面感。
似乎這才是一個三十五歲的成年人,該有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