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biāo)笑著開口,說道,“舅舅知不知道我曾經(jīng)也一心向往圣人之道,想要成為儒家弟子?”
看到馬尋搖頭,朱標(biāo)就解釋說道,“我自幼受儒家教義教導(dǎo),自然不可能不受熏陶?!?/p>
這一點馬尋肯定是相信的,自小就是受儒家子弟的教導(dǎo),要說半點都沒有影響,這顯然也是不太現(xiàn)實的事情。
朱標(biāo)繼續(xù)說道,“大約是我十二歲,就是我回老家的前一年,那會兒我被爹娘罵慘了,我也是幡然醒悟了?!?/p>
朱標(biāo)十三歲的時候回過一次鳳陽,一是祭祖,二是希望借機訓(xùn)練他將來為人君的本領(lǐng)。
也是在那一次,朱標(biāo)沿途巡視,知道鞍馬勤勞、觀察百姓的生業(yè)以知衣食艱難,體察民情的好惡以知風(fēng)俗美惡。
到老家后認真訪求父老,所過郡邑城隍、山川之神,皆祭以少牢。
所以說朱標(biāo)雖然出身富貴、習(xí)于安樂,可是他知道真正的民間是什么模樣,知道百姓到底過的是什么樣的日子。
這一點比起朱樉等人強了太多,那幾個最多就是了解軍中的一些情形,最多了解一下京城百姓的生活狀況。
“那會兒一個儒生和我說北宋不限制土地兼并,所以民間土地流轉(zhuǎn)很多,百姓樂意生產(chǎn)?!敝鞓?biāo)笑著開口,“都說讀書人心眼多,想著元朝的包稅,也想北宋的土地流轉(zhuǎn)?!?/p>
馬尋臉色一變,頓時說道,“這人,其心可誅!”
北宋不限制土地兼并,看似是可以讓土地流轉(zhuǎn)起來,可以激發(fā)一些人的勞動力、生產(chǎn)力等等。
可是結(jié)果就是大量的土地被大地主兼并,失去土地的百姓只能淪為佃戶或者流民。到了那時,就是朝廷只能招募流民塞進軍隊了。
更要命的是土地兼并之后,那些大地主不會想著要多納稅,而是盡可能的減少賦稅、甚至不交稅。
朱標(biāo)就笑了起來,“我那會兒歲數(shù)小,很多事情也看不明白,一度還以為那是有心為朝廷分憂。結(jié)果爹娘大怒,那儒士也被娘趕走了。”
馬尋就說道,“現(xiàn)在要是在大本堂還有人敢這么教,我先去揍了人再說。我是外戚,跋扈一點不要緊?!?/p>
“舅舅放心就是,我就是那么親近、仰慕宋師,很多時候宋師說他的,我想我的?!敝鞓?biāo)頗為得意的說道,“爹娘也說我最會裝糊涂,不想聽的就不聽?!?/p>
朱標(biāo)不是不想聽的就不聽,他是不想聽、不認可的,也會耐心的聽著,基本上臉上也不會露出什么厭煩之類的神色等。
甚至在有些時候,他會給人一些錯誤的信號,讓人誤以為說服了這位太子。
可是等到辦事的時候就會恍然大悟,先前說了一大堆,太子根本沒有聽進去,甚至還是從那些‘建議’中找到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安排。
朱標(biāo)故意壓低聲音說道,“爹娘也說舅舅不喜歡現(xiàn)在的一些儒生,和我們是一條道上的?!?/p>
馬尋無語,隨即說道,“這話可別傳出去,你們是皇帝、儲君,別人不敢說什么。到時候那些人就攻訐我,想要用我立威?!?/p>
朱標(biāo)笑著開玩笑說道,“舅舅還是回來晚了,爹此前還嘆息呢。您要是早回來一兩年,他就將亞圣抬出孔廟了?!?/p>
馬尋更加無語,朱元璋對孟子還是有怨念,改了《孟子》》還不夠,還惦記著將孟子像抬出孔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