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辭嘆氣:“是我身上有‘傷’……”小廝們?nèi)Q車,元珵也回去換衣裳,孟冬辭拎著帷帽,歪在照壁后女侍搬來的倚子上等他。
昭平二年,巡察邊境線至北境的長公主姜瑾在要緊的關(guān)隘處抓獲了兩名洪遼的暗探,審問過后,竟發(fā)現(xiàn)那兩人手中有先帝在洪遼布下的大半暗線名冊,因而她與姜瑜叫皇城司將自個兒里外翻了個底朝天,又用了近兩個月才將洪遼內(nèi)的大煜暗線重整旗鼓。
臨鄴城中現(xiàn)在的暗線大半出自機(jī)速房,還有少數(shù)是各宣撫司從邊鋪選出的能人,那《西貝妬婦》的話本子既已在臨鄴盛傳,他們應(yīng)已知道七皇子元珵新娶的皇子妃來自大煜。
她叫元珵備平日那惹眼張揚(yáng)的馬車,興許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她要佩帷帽,也并非是與元珵說的不想露真容,而是當(dāng)年選出的暗探之首,在垂拱殿偏殿面見姜瑜和她的時候,她就是如此以帷帽遮面的。
現(xiàn)下即便元珵松口放她回大煜,元戎定然會在沿路設(shè)伏,而今之計只能先設(shè)法與大煜聯(lián)系,一則叫姜瑜小心朝中或有洪遼內(nèi)應(yīng),二則這別院之內(nèi),得有個她真正能信得過的人。
*元珵知道孟冬辭不喜奢靡艷麗的物件兒,便提前叫人撤去馬車內(nèi)一應(yīng)繁雜之物,不想小廝們會錯了意,竟連炭盆也沒設(shè),覺出車內(nèi)有些涼,又見孟冬辭沒拿手爐,便將自己的遞過去,問:“娘子想去哪里逛?”“我初到臨鄴,聽你的罷,”孟冬辭接過手爐擱在膝頭,將方才掀起的車簾放下,“不過是看看這城中的風(fēng)物人情。
”“若只是看熱鬧,長和街、寶和街、懷遠(yuǎn)街都夠熱鬧,”元珵垂眸想了一瞬,笑說,“此處離長和街不遠(yuǎn),且長和街有一家點心鋪子,娘子喜甜,定然會喜歡他家的吃食。
”孟冬辭一怔:“你怎知我喜甜?”元珵笑而不語,只吩咐車夫先往長和街去。
馬車停,孟冬辭佩好帷帽,先元珵一步下車,抬頭瞧那牌匾,只見一塊兒不知叫風(fēng)雨捶打了多少年的老木板,上頭的紅泥掉得不剩什么,勉強(qiáng)能分辨出個‘蜜’字。
“蜜糖齋。
”元珵自身后幫孟冬辭整理帷帽后垂下的皂紗:“剛搬到別院的時候,柳姨她們?yōu)橹逦议_心,常叫小廝帶他家的吃食給我。
”“蜜糖齋?倒是個直白的名字,”孟冬辭自帷帽后透出一聲笑,“聽著已覺得甜了。
”“洪遼口味少甜,多是小孩兒喜歡,”元珵也抬眼看那牌匾,眼中落出一絲懷念,“但這點心鋪子也開了十幾年,我還記得柳姨的兒子最喜歡他家的酥瓊?cè)~,娘子若也喜歡,我叫小廝日日來買。
”瞧出元珵神情落寞,孟冬辭岔開話頭,問:“我不常與你一道用膳,你如何知道我的口味?”元珵笑答:“現(xiàn)下別院里管膳食的誰不知,送到娘子屋里的吃食,但凡有甜味兒的,你總要多用些。
”見孟冬辭沒應(yīng)這話,元珵又道:“前頭有一日,早膳后,我去你院里尋你,你不在,我便猜你大約是自己去送食盒,一到東廚,便見你正笑瞇瞇地瞧著一罐子蜜糖。
”聞言,孟冬辭手指一僵,略覺得尷尬,剛想將這話題岔過去,元珵便又笑嘻嘻地湊上來,指著前頭剛得著一塊兒膠牙餳的小丫頭:“娘子擓那蜜糖嘗的時候,模樣跟她倒像。
”那小姑娘瞧著不過四五歲,由個老翁牽著,一身喜慶的妃色對襟短襦,頸上掛著個緋色的圍兜,兩個朝天的羊角辮上各綁著朵絹扎的海棠,唇邊亮晶晶地沾著糖漬,正笑得見牙不見眼。
那日她倒真是一時嘴饞忘形,用竹片剜了點兒蜜糖出來嘗,誰知好巧不巧叫元珵這碎嘴子撞見了,當(dāng)時前頭又沒架銅鏡,她也不曉得自己當(dāng)時是個什么模樣。
孟冬辭自覺無可辯駁,又見那小姑娘實在笑得嬌憨,沒撐住跟著笑了。
目送那小姑娘走遠(yuǎn),孟冬辭才隨元珵進(jìn)了鋪子,店里的伙計很有眼色,大抵見元珵與她衣著華貴,立馬將他們領(lǐng)到屏風(fēng)隔出來的獨間,問要用點什么。
元珵手一揮:“凡有的,各上一份。
”孟冬辭沒來得及開口阻止,那伙計已高聲答應(yīng)著去了。
這頭果子點心擺了一桌子,孟冬辭正不知從哪個嘗起,元珵便先端給她一個小碗,孟冬辭垂眼一瞧,見那碗中竟是澆了蜜糖的酥酪,上頭撒著碾碎的紅果。
這是正經(jīng)的大煜口味,她少時最好這一口,前兒跟別院里那個會大煜菜的廚子提過,可惜他不會這個,元珵這是一早聽聞了,今兒特地領(lǐng)著她來此的。
這人,真是……孟冬辭接過碗,掀開帷帽,舀了一勺還沒來得及入口,便聽見外頭鬧哄哄地吵嚷起來,里頭似是夾著女子的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