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知見下面有兩個基金會吧?一個是慶珊和敏一一起負責,做非創(chuàng)收項目,也就是你之前參與星燈的這個。
另一個是偏向影響力投資的,投那種有社會效益的商業(yè)項目,能回點血。
”他頓了頓,“現在影響力那邊的負責人打算離職,慶珊想過去接。
那她的位置就空出來了。
”憶芝聽到這,動作慢了一拍,轉頭看他,“你是想說……”“嗯。
我在想,你要不要考慮一下,正式過來做星燈的負責人。
”他認真地看向她,“一開始可以先讓敏一帶你,等你真正上手了,其他正在運行中的項目,以你的能力完全能接得住。
”憶芝怔了下,手里的盤子停在空中,沒放進蒸鍋。
“你是說……讓我從街道辦辭職?”“如果你不愿意,那就不勉強。
街道的工作你做得一直很穩(wěn),但說到底,那是一份你能勝任,但不是非你不可的工作。
”“可像星燈這樣的項目,你不在,可能就真的不一樣了。
”他頓了頓,目光沒移開,“你也去過那種慈善晚宴。
”兩人對視了一眼——他們都記得那一晚。
“場面夠大,捐款數字也好看,可你應該也看得出來,不少人是為了交差、為了露臉。
”“錢是花了,流程也走了,但幫到誰,有沒有效果,未必真有人關心。
”“但你不一樣。
你有基層的經驗,也有那個心。
你會一家家地走訪、打電話、一條一條地改策劃書,因為你心里真的裝著那群人。
”“所以我才說,有些事情,就得你來做。
”他說得緩慢而堅定,每個字都像在小心穿針,引著她一點點走出那個“我行嗎?”的念頭。
廚房陷入片刻安靜。
蒸鍋開始冒熱氣了,她把盤子放進去,蓋上蓋子,擰了下計時器。
廚房里響起滴答滴答的聲音。
她背對著他站了一會兒,才慢慢開口:“可如果我過去了,別人會說,是你安排的。
”她聳了聳肩,倒沒覺得自卑,更多的是一種……自覺。
“關系戶,蹭資源。
就連我自己都覺得很難撇的清。
”蒸汽升騰著,排骨湯也開始咕嘟冒泡,廚房窗玻璃上,薄薄地蒙上一層霧氣。
他們剛在一起時,他曾經提過一次類似的安排。
那時候更多是出于體貼,想幫她縮短和自己之間的距離,不至于顯得落差太大。
但這次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