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報編輯部。
“這一回,張笙的手稿可要好好的保存著。先盡快安排謄抄好?!?/p>
“街上有不少抄寫書信的,可以請幾個回來,一兩天的功夫就抄好了?!?/p>
“請學生吧。大學生,既便宜,活做的又好。字好,工整?!?/p>
京城報發(fā)行了一期單行本雜志還有四萬字一起的報紙之后,接下來又恢復了正常。
這幾期的發(fā)行量都穩(wěn)步上升,讓京城書社的編輯們一個個都喜笑顏開,雖然沒有漲工資,但到了月底都會包個紅包,若是效益一直好,年底還會有分紅。
接下來兩個月京城因為射雕的出現(xiàn)徹底刮起了一股武俠熱。
只是有不少的京城文人還有些眼紅,一武俠小說的作者憑什么在京城開始有了這么大的名聲。
這一天,張祈笙租房這邊來了個熟人。
房東太太坐在院子里的大樹下乘涼,躺在搖椅上,搖著手里的蒲扇,看到來人莫名的熟悉,是當初被張祈笙解救的那個。房東太太的記憶力也還不錯,主要是這人當初的表現(xiàn)挺怪的,讓她格外的上心。
房東太太:“你,我記得你,你是小張的朋友。祈笙,你之前那個朋友來了?!?/p>
也是巧了,他過來的時候,張祈笙正好在租房。
現(xiàn)在是六月,兩個月的時間,張祈笙又給京城日報準備了近二十萬字的稿子,也讓他賺了一大筆錢,加上之前的錢,剛好一千塊大洋了。
這么大一筆錢,讓張祈笙徹底寬裕了起來。
真要賺錢,還得是動輒數(shù)十萬字百萬字的大長篇小說,這是白話詩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因為賺的不少,張祈笙又用了挺多的時間在租房中寫稿件。真正寫稿子方便的地方還得是租的這個小單間,學校宿舍和紹興會館的補樹書屋覺著都不如這兒,一個人的隱私地方。自個都能賺到錢了,一直和迅哥兒住在一起也不合適,只是每周會去看上一回。
張祈笙對來人就更加的熟悉了,為了救治他,可是用上了一顆阿莫西林。
“先生好,上次離開的匆忙,還不知道救命恩人的身份,名字。不過,我記得您這兒地址,便找了過來,如此大恩,不能不報?!?/p>
張祈笙:“我叫張祈笙,京城大學的學生。救你是出于同情,并不望報恩?!?/p>
“先生高義不圖回報。我雖沒讀過太多的書,也知道有恩必報的道理。父母早亡,有家叔照顧一段時間。后來結(jié)識了酒樓中彈唱的小翠,腹中還懷上了我的孩子??上?,老天偏偏要作弄于我。
若不是先生,我性命也沒了。”
張祈笙:“你呢,你叫什么名字?這段時間去哪兒了?”
“先生喚我鐵柱就好,自小便有一把子力氣。當然吃的也多,少年時為吃飯這事,嬸子經(jīng)常明里暗里的譏諷我。還好叔叔他很照顧我。
這次離開的京城這幾個月,我去了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