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見張祈笙酒沒少喝,兩壇酒,四個人,基本上都喝了半壇子。舊時文人喜好飲酒,都有些酒量,但半壇子下去,都暈乎了,只有張祈笙還像個沒事人一樣。
張祈笙的確喝了不少酒,還有一些酒在空間中搞了一個器具裝著。差不多喝了一半的酒吧,還有一半留在了空間中。張祈笙對喝酒的興趣不大,主要還是看氛圍。
剛準(zhǔn)備上樓的時候,從外面來了一個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穿戴著圍巾,棉衣,一副學(xué)者打扮。
陳先生跟來人對視了一眼,瞬間整個人都清醒了,醉意再次大減:“子民兄。”
“重輔兄?!?/p>
來人是蔡校長。
“您怎么找到這里來了?!?/p>
“我總能找到你?!?/p>
陳先生見到蔡公非常激動,二人已經(jīng)十來年沒見面了:“外面風(fēng)雪大,先生,上樓,快,屋里請。祈笙,你也上來?!?/p>
亞東圖書館老板還在忙著股金的事情。他們?nèi)艘黄鹕蠘侨ミM(jìn)了屋子里。
還是屋子里暖和,北方的風(fēng)雪太大了。
下這么大雪,還有拉黃包車的,生活也是不易。
有風(fēng)雪,有雨,環(huán)境沒那么好,拉車更危險些,賺的錢比好天氣也會多一點(diǎn)。
陳先生住的房間比較的簡單,就一個大點(diǎn)的單間,一張床,一張桌子,沒有其他什么太多的家具。
張祈笙:“先生,我先去給您泡茶?!?/p>
煎藥也是有講究的,最好用砂鍋,化學(xué)性質(zhì)穩(wěn)定,受熱均勻,傳熱緩慢,煎藥時水分不容易蒸發(fā),是煎藥的首選。金屬器具煎藥,會有化學(xué)反應(yīng),影響藥效。
還好只是泡茶喝泡解酒茶,就用水壺?zé)梢粤?。有著上輩子護(hù)士的經(jīng)驗(yàn),熬藥泡茶啥的也是熟練的很。
蔡公:“重輔兄剛剛喝了很多的酒?要不多休息休息,我改明再來。”
陳先生:“來都來了,先生,我一見到您,酒已經(jīng)醒了。”
“重輔,這位是?”
蔡先生看了下張祈笙,估摸著他的年歲,猜想著是不是陳先生的兒子。
“先生,他是張笙,在新青年寫白話詩的張笙。剛剛我去陶然亭就是見了張笙,德謙,還有辦儂。張笙他跟蔡公一樣,也是紹興人。對了,先生,張笙他是育才兄的侄兒?!?/p>
“竟然是育才的子侄?!?/p>
蔡先生和迅哥兒都是紹興人,相熟的。蔡先生又是大清退位后的第一任教育部總長,把老鄉(xiāng)迅哥兒也推薦到了教育部任職。
目前迅哥兒在教育部的職位也不低了。
張祈笙:“蔡先生好,我叫張祈笙,常常聽周叔提起您?!?/p>
蔡先生很有親和力,像是一位很慈善的長輩:“新青年我是每期必讀的,而張笙你的白話詩更是讓人記憶深刻呀,國內(nèi)率先發(fā)表白話詩,這就十分的了不起,后生可畏。這一點(diǎn)倒是很像育才,說干就干,是一位實(shí)干家,真正的沖鋒者,斗士?!?/p>
陳先生:“先生說的沒錯,祈笙這個后生我很看好他,日后必是新青年的一位大將,是新文化的一位大將?!?/p>
蔡先生聽到張祈笙是紹興人,老鄉(xiāng),更親近了幾分:“張笙是哪年生人?”
張祈笙:“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年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