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wèi)想到年羹堯那里:“祝兒,年大人那里我說了給他回復的,咱們就直接拒絕?”
會不會不太好,內閣學士很厲害的樣子。
胤祝說道:“沒關系,我跟他說?!?/p>
李衛(wèi):“年大人挺好的,一眼就看上了咱們量兒?!?/p>
胤祝想起年羹堯送給他的那些科舉書,就很難把他當朋友,當然他本來跟年羹堯也不熟,更不會有改造年羹堯讓他以后能避開功高震主被殺的結局。
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俗話又說得好,尊重他人命運。
不過有量兒在,以后年羹堯說不定還沒有了功高震主的機會呢。
年羹堯能起來,完全是四哥手里可用之人太少,而大清,根本沒有能拿得出手的名將。
“嗯,他的確眼光挺好的?!必纷|c頭,一抬眼就看見外面走來的一群人,才想起來進宮后他就把他的那些哥---們忘記了。
“皇上駕到!”
胤祝趁機跟李衛(wèi)和謝無量說:“別緊張,隨便行個禮就可以了?!?/p>
那怎么行?
李衛(wèi)馬上就跪下了。
識時務者為俊杰。
謝無量也跪了,以前在村里的時候看見縣太爺還跪呢,更不要說這是皇上。
康熙一進來看見地上跪了仨,哭笑不得:“起來起來,都起來?!?/p>
又說胤祝:“你怎么也跟著一起跪了?”
一開始進宮見皇帝,誰想得禮節(jié)都是下跪,但其實康熙真不是在意這個的人,要不然宮里不會有那些個免跪禮的洋人。
就是手底下的大臣,下跪的次數基本都跟他們惹怒皇帝的次數成正比相關。
“快快,把你們十五爺摻起來。朕可沒有多的寶物賞賜他了?!?/p>
說著,康熙走到李衛(wèi)和謝無量面前兩步遠:“昨兒個還叫伯父呢,今兒個就這么生疏了?都起來吧?!?/p>
梁九功搬了椅子過來,康熙坐下。
李衛(wèi)站起來,笑著道:“皇上老爺子,不對,皇上,我昨天喝多了話多,您老人家別跟我一般見識啊。”
一看他顫顫巍巍的也能說出這些話,康熙就笑起來,指著李衛(wèi)跟和他一起來的左邊那大臣說道:“廷樞啊,你看這小子,跟你當年金鑾殿上第一次面圣的表現比起來,是不是好得多?”"